新宾满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新宾满族
自治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
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各中心:
经县人民政府同意,现将《新宾满族自治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也是我县推进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关键时期。全县上下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系列决策部署,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立足维护国家“五大安全”的战略定位,深入落实“四个着力”、“三个推进”,聚焦补齐“四个短板”,扎实做好“六项重点工作”,着重抓好“三项重点任务”。坚持“生态立县、工业强县、旅游活县、科教兴县、文化名县”五大战略,大力发展文化旅游、农产品加工、健康养老和新材料产业;构建以“高铁经济”为核心,以旅游产业为牵引,以辽东绿色经济区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坚定信心,保持定力,开拓进取,扎实工作,组织实施好《规划纲要》,全面完成《规划纲要》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为实现新时代新宾加快振兴发展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努力奋斗!
新宾满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2021年12月2日
新宾满族自治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
目标纲要
新宾满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二〇二一年十二月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也是推进新时代新宾加快振兴发展的关键时期。新宾满族自治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2021-2025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结合省、市和县委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编制,是政府履行职责的依据,是引导资源配置的工具,是推动新宾经济社会发展和实现乡村振兴的总体规划,是全县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
“十三五”时期是我县发展极不平凡的五年。面对世界经济增长低迷、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新冠肺炎疫情突发等诸多困难挑战,县委、县政府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团结带领全县干部群众,坚定不移贯彻落实总书记在抚考察和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践行新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决胜三大攻坚战,认真落实《新宾满族自治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有效应对经济下行压力,经济基本面保持总体平稳,民生不断改善、生态持续好转、社会和谐稳定,全县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成绩。
经济发展总体平稳。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2.1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达到5.69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3.03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767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4.09亿元。
农业发展稳中向好。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调减玉米种植面积3万亩,增加平地中药材5万亩。农业经济稳步增长,2020年末预计粮食作物总产量23.5万吨、蔬菜总产量6.4万吨、生猪出栏8.6万头、牛存栏0.8万头、羊存栏8.4万只、家禽饲养量597.3万只、水果总产量0.9万吨,以人参为主的道地中药材产量1.6万吨。种植生产区、畜禽规模化养殖区、休闲农业区、观光旅游区、林下经济发展区等发展新格局基本形成。农业现代化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全县设施农业建设面积达到2300亩,农机从业人员达到1.8万人,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1.8%。绿色农业发展有序推进,农药化肥施用量降低1.3%,蔬菜农药残留检测合格率100%。农事企业规模逐渐扩大,现有市级以上产业化龙头企业54家、省级以上专业合作社71家、省级以上家庭农场61个。乡村农技队伍不断扩大,培育新型职业农民1500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160人、科技示范户5000户。先后被授予“农产品质量安全县”“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基地示范县”“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中药材)创建县”等称号,并获得全省首个“国家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示范区”认证。
工业强县取得新进展。产业布局优化调整深入推进,跨区域整合3个工业园,成立新宾满族自治县产业园区,产业集群逐步壮大,产业链条不断完善。“飞地经济”取得新进展,引进“飞地”项目8个,“飞地经济”园区进入省级“飞地”园区行列。中小企业持续发展,五年新增个转企591 家、小升规 12家。重点企业创新发展能力不断增强,抚顺东工铝合金电弧熔丝增材及智能制造产业化项目建成投产,增材智造项目被国家列为重点支持项目,公司与中国兵器科学研究院宁波分院合作的增材制造生产基地、联合研究所建设项目有序推进;大化国瑞核级石墨粉项目通过国家能源局验收,成为中国核能集团国内仅有两家供货企业之一; 辽宁捷通、隆烨化工等企业扩能改造项目竣工投产;辽宁华驰公司取得国家工信部120多种型号专用车生产许可;35兆帕撬装加氢站项目竣工投入使用。
现代服务业进一步发展。“公司+农户”经营模式的深入推进,带动了以赫图阿拉村和大房子村为代表的乡村旅游产品快速发展。永陵满族文化旅游休闲集聚区升级为省级服务业集聚区,我县被省政府确定为辽宁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实验区,并荣登“中国十佳特色旅游县”“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榜单,文化之旅、生态之旅和民俗之旅三条旅游精品线路基本形成。现代物流业稳步发展,截止2019年末,物流企业总数达189家,基本实现全县物流网络全覆盖;“电商+物流+公司”经营模式迅速推广,县域内注册电商企业达80余家,建立便民服务站400余个,被国家确定为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传统服务业稳固提升,五年新增餐饮、住宿、批发、零售业户4000余家,民族商场、百货大楼等传统商贸企业服务功能不断完善和提升,现代商贸引导消费能力持续增强。
项目建设稳步推进。“十三五”以来,全县重点项目建设186个,累计实现固定资产投资54.9亿元。按项目产业类别分:一产项目20个,实现固投3.8亿元;二产项目37个,实现固投19.1亿元;三产项目46个,实现固投17.1亿元;基础设施项目67个,实现固投12.6亿元;民生保障项目16个,实现固投2.3亿元。按项目建设进展分:建成项目153个,实现固投44.4亿元,其中一产项目占比7.1%,二产项目占比14.8%,三产项目占比28.5%,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占比40.2%,民生保障项目占比9.4%;在建项目33个,实现固投10.5亿元,其中一产项目占比30.3%,二产项目占比33.3%,三产项目占比9.1%,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占比21.2%,民生保障项目占比6.1%。
各领域改革全面深化。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农户达4.97万户,全县177个村全面完成清产核资、成员身份界定、资产量化、股权设置等工作,完成赋码登记173个村,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基本完成。营商环境不断优化,政务服务效能持续提升,全面完成“一网一门一次”建设、政务服务事项“一窗”受理和审批服务“四办”“四减”等阶段性改革任务,电子政务“全县通办”与市级政务外网实现互联互通。全面完成党政机关、事业单位改革,县委、县政府的工作机构由原来的36个缩减到30个。全县226家事业单位中,211家公益性事业单位整合为15个中心,15家经营性事业单位转企销号;完成林场改革,14家国有林场确定为公益服务类事业单位,核定事业编制949个,全部纳入财政预算;完成党政机构、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取消一般公务用车74台。
“三大攻坚战”成效显著。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产业扶贫、危房改造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兜底保障扶贫等措施实施有效,实现省级扶贫开发重点县“摘帽”。53个贫困村全部销号,建档立卡贫困人口9073户19617人全部脱贫。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明显效果,累计拆除改造燃煤小锅炉72台,4家工业企业完成了挥发性有机物治理设施建设,全面完成20吨以上锅炉特别排放限值环保改造。大伙房水库、红升水库饮用水源地生态环境综合整治深入推进,完成2个“千吨万人”饮用水源地环境整治,为全县3000多户农村居民建设了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县级饮用水水源水质及地表水国控、市控断面水质稳定达标。严格贯彻落实“河长制”,完成河长制信息管理平台建设及18条河流的划界工作,投入资金579万元对河库“四乱”问题、河道垃圾及固体废物进行彻底清理,全县河道面貌得到明显改善。扎实开展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地膜回收和利用率达到85%,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国家规定标准,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资源化利用实现全覆盖,我县先后被评为“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及资源化利用示范县”“国家化肥减量增效示范县”“省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重点县”。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取得积极成效,政治、经济、社会风险防控体系不断完善,化解政府债务2.97亿元,有效处置僵尸企业,盘活闲置厂房和办公楼3.5万平方米。
城乡建设明显加快。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得到明显改善,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20.9万亩,实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1227项,河道治理192公里,改善18.2万人的饮水条件,连续五年夺得“大禹杯”。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进展顺利,投资8.36亿元建设干线公路311公里、农村公路639公里、安全生命防护工程536公里,2018年被评为辽宁省“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市政基础设施改造有序推进,完成旧城区改造17.2万平方米,完成刘家工业园区污水管网连接和道路配套设施改造、南杂木木材市场雨污分流管网建设等工程。电力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累计投资5.5亿元,实施电网建设改造工程75项。“美丽乡村”建设取得新成果,全县共完成77个村的亮化、绿化、美化工程,占比42.5%。
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持续实施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地污染等综合整治,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目标全部实现。实施三北防护林等系列工程,森林覆盖率从73.9%增至75.7%,被评为全国百佳“深呼吸小城”。认真落实中央环保督察反馈意见,大伙房水库和红升水库水源保护区建设整改工作全部完成。较好完成新宾、永陵、南杂木三个镇的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完成县城生活垃圾综合利用处理场改造、蓝旗垃圾填埋场垃圾分选设施建设和南杂木工业集聚区环境综合整治等工程。实施卫生厕所改造5.9万个,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86.3%,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54%,2019年被农业农村部授予“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高标准通过“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考核,进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行列。
社会保障能力不断增强。落实就业优先战略,累计发放创业担保贷款3.2亿元,受益3780户。推进社保扩面,五大社会保险参保人数逐年增加,参保率均达90%以上,新农合常住人口参合率稳定在99%以上,累计补偿资金4.4亿元,受益327万人次,2017年荣获“全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先进县”称号。健全退休审批制度,筹资机制更加完善,社会保障资金及时足额发放到位。提高救助保障水平,累计发放各类保障资金1.8亿元,发放困难残疾人和重度残疾人补贴2200万元,发放特困人员救助供养金5900万元。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通过省政府评估验收,学前教育普惠达标,普惠性幼儿园在园儿童占比达到76%,学前三年毛入园率增加到90.1%,中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毛入学率99.7%;全县中考、高考平均成绩均有提升,职业教育就业水平居全省首位;多渠道筹资3亿元,新建和改扩建高中、小学等校舍30所17.6万平方米。先后获得“全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县区”“辽宁省法制教育先进县区”“辽宁省普及实验教学先进县区”等称号。
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加强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先后完成14所标准化乡镇卫生院、中医馆、县中医院门诊楼、南杂木中心卫生院等建设项目,有效改善了医疗基础条件。医疗卫生事业改革深入推进,县、乡、村三级公立医疗机构全部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药品零差价销售让利人民群众1.3亿元。疾病预防控制力度不断加大,重大疫情防控能力不断增强,新冠肺炎疫情发生率为零。认真落实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和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政策,新生儿免费疾病筛查率99.35%,“两癌”筛查率100%;建立居民健康档案29.8万份,建档率100%,疫苗接种率100%。
文化事业蓬勃发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日趋完善,全县累计建成乡镇综合文化站15个、农家书屋181个、社区书屋13个、电子阅览室7个、群众文体广场181个,配备数字电影放映机12套、文化信息专用机顶盒1946台;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全部完成,有线广播电视用户达到8万户。城乡群众性文体活动广泛开展,人均文体活动场地面积达1.8平方米。累计完成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34个,其中国家级项目1个,省级项目9个,市级项目11个,县级项目13个。
科技创新成效显著。全面优化科技服务,注重企业科技创新,累计认证各类高新技术企业、中心、平台、基地达63家;不断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累计承接省级科技特派团5个、对接各类科技人才40人;扎实开展实用技术服务与培训,累计培育农民技术员75人;科技建设项目取得丰硕成果,申报各级科技项目3个,累计争取资金2400万元;获得省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成功获批辽宁省首批“省级创新型县建设单位”。
法治建设水平全面提升。全力推进平安新宾建设,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从源头入手积极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大力开展民商事纠纷化解工作,五年累计受理民商事案件7000余件,调解撤诉率由59%提升至69%,综合案件调解率在全市名列前茅。全力落实公益诉讼检察制度,制发《公益诉讼案件线索举报奖励办法(试行)》,累计办理公益诉讼案件137件,在生态环境保护、食品药品安全、国有财产保护等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加强立体化防控体系建设,初步形成了重点要害部位全覆盖及点线面、网上网下相结合的新型防控体系;探索破解农村缉枪治爆难题;坚持推进扫黑除恶专项工作。全面落实“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高质量完成“七五”普法任务,加快建设更加崇法、善治、公正的法治环境;先后获得“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单位”“全国法治县创建活动先进单位”“辽宁省法治文化基地”等荣誉,连续4年被评为“省平安县”。
专栏1: “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
主要指标 | 单位 | 基期 | 2020年 | 年均增长率 |
绝对值 | 绝对值 |
|
地区生产总值 | 亿元 | 48.8243 | 52.1344 | 1.65% |
第一产业增加值 | 亿元 | 16.083 | 17.9284 | 2.75% |
第二产业增加值 | 亿元 | 10.2704 | 7.3782 | -7.94% |
第三产业增加值 | 亿元 | 22.5339 | 26.8278 | 4.46% |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 亿元 | 4.5511 | 5.69 | 4.57%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 亿元 | 37.1375 | 13.03 | -18.90% |
外贸出口额 | 亿元 | 1.3491 | 1.99 | 8.08% |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 亿元 | 7.5081 | 14.09 | 17.04% |
城镇化率(户籍) | % | 32.7 | 33.07 | 0.20% |
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 | 元 | 11003 | 15767 | 7.46% |
森林面积 | 公顷 | 322615.2 | 323251.55 | 0.04% |
空气质量达到及好于二级的天数 | 天 | — | 327 | — |
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率 | % | 90 | 95 | 1.09% |
*因2016年地区生产总值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统计数据调整,地区生产总值、第一产业增加 值、第二产业增加值、第三产业增加值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基期为2016年统计数据,其他指 标基期为2015年统计数据。 |
“十四五”时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开局起步期,具有承前启后的历史地位,国内外发展环境更加错综复杂,既存在严峻挑战,也面临难得机遇。
从国际看,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没有变,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国家间相互制约与相互依赖不断加深,国际规则对国际关系的建构发挥着基础性作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世界格局加速变化,总体来说全球经济增长乏力,金融市场动荡不稳,全球贸易持续低迷,国际关系复杂程度前所未有,外部环境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
从国内看,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提质增效、转型升级的要求更加紧迫。经济发展正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的深入发展,都将加快农村现代化建设进程,推动城乡互补、协调发展。但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农业基础还不稳固,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生态治理任重道远,民生保障存在短板,社会治理还有弱项。
从省内看,新一轮东北振兴和“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等重大战略同步实施,必将使辽宁的发展动能和优势得到充分释放。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我省支撑经济增长的基础和条件依然坚固,结构调整优化的前进态势始终保持,改革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城乡融合发展持续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全面实施,为全省城乡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从县域看,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定位,将使我县享受更多生态保护领域的资金支持,有利于生态建设和生态经济发展;同时,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的执行对我县加快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带来挑战。特色农产品种植已具有一定的规模,围绕农业绿色产业延伸产业链,促进康养、旅游等产业融合发展,将为激发乡镇经济发展活力带来重要发展机遇。跟随政策导向壮大产业园区,持续发展新材料产业,推动工业智能化,支持高科技含量企业做大做强,将为新宾经济稳增长、调结构提供有力支撑。文化产业、旅游休闲、医疗保健、养老服务等多样化、个性化需求明显增多,这对我县现代服务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沈白高铁的建成通车,我县开放程度将全面提升,将更加紧密地融入沈阳都市经济圈,在承接产业转移、推动旅游产业升温上迎来机遇,新型城镇化建设将进一步加速。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进程中,县城公共设施和服务能力不足、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等问题依然突出,城镇化质量亟待提升。
从历史文脉看,新宾是清王朝肇兴地,全县有各类文物298处,其中县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60处,包括“世界文化遗产”清永陵及后金第一都城赫图阿拉,历史人文资源独特,为文化+旅游产业崛起奠定坚定基础。新宾地处东北亚腹地,与吉林省毗邻,是进出长白山的咽喉要道,在旅游资源上与长白山形成“自然与人文”的互补衔接。以新宾为圆心的500公里半径内辐射辽宁省13市及吉林省长春、通化、白山、内蒙古通辽等6市,旅游可进入性极强。随着沈白高铁的全面建成,新宾承南启北、东进西出、汇集客源的区位优势将更加凸显,并与京津冀、大连、长春、哈尔滨等重要交通节点融会贯通。独特的文化渊源与交通区位优势,将形成以满族文化为核心并辐射整个东北亚的满族文化旅游商圈。新宾红色文化繁盛,东北抗联一军三师师长王仁斋、三师政委周建华等革命先烈曾经在这里生活、战斗过。猴石地区抗联密营遗址群获批辽宁省第十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在抗日战争时期是杨靖宇领导的东北抗联第一军三师的密营地,是迄今为止辽宁地区发现的内容最为丰富、规模最为庞大、遗址信息保留最为完整、历史信息最为充分的抗联密营遗址群,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及红色文化旅游开发价值。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考察时和在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全面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科学论断,坚持新宾“五大发展战略”,以稳中求进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最终目标,以“高铁经济”为核心,以旅游产业为牵引,以辽东绿色经济区为支撑,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持续推进生态保护体系、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为实现新时代新宾加快振兴发展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开好局、起好步。
坚持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健全完善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不断提升县委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保落实的能力,不断提高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水平,为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紧紧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始终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坚持新发展理念。牢牢把握发展第一要务,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一体践行、立体推进,不断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着力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坚持市场化原则,着力破解体制机制障碍,打造便捷高效的政务环境,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进一步扩大开放领域、丰富开放形式,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坚持系统观念。准确把握推动我县振兴发展环境的深刻变化,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处理好发展与安全、守正与创新、秩序与活力的关系,以系统的观念解决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问题,牢牢守住风险底线,实现发展、质量、结构、规模、速度、效益、安全相统一。
坚持“实好干”。聚焦新时代推动新宾振兴发展,坚定必胜信心,求变图强,发扬斗争精神,做到谋事实、创业实、做人实,打造良好政治生态、营商环境和生态环境,苦干实干、久久为功,以新气象新担当新作为推动我县高质量发展。
2035年远景目标。展望二〇三五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全面完善,农业现代化、农村现代化、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经济总量和人均收入实现倍增;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农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对外开放新格局全面形成;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未来五年,经过全县人民的共同奋斗,现代化经济体系不断完善,综合竞争力明显增强,初步建成比较完善的市场体系、产业体系、乡村发展体系、绿色发展体系、全面开放体系、民生保障体系。乡村振兴取得阶段性成果,农业多种功能得到拓展,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取得明显成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任务基本完成,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显著提高,人民生活更为宽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生态环境明显好转,生态文明程度显著提升。
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在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的基础上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以“高铁经济”为核心,以旅游产业为牵引,以辽东绿色经济区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基本建立;生态绿色产品更加丰富,生态绿色产业将成为促进我县可持续发展的中坚力量,县域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显著提升。
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要素市场体系更加完善,市场主体更加充满活力,营商环境持续优化,重点改革取得新突破,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市场公平竞争制度更加健全。招商引资项目质量显著提高,固定资产投资更加有效,区域协作合作成效明显,更高水平的开放型县域经济新体制基本形成。
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进展。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基本形成,全社会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明显增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绿色生态屏障更加坚实稳固;水源生态涵养基地建设成效明显,水体、大气、土壤质量显著提高;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土地资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
文化实力得到新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广泛弘扬和发展,人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文化产业体系更加健全,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先进文化影响力进一步提升,凝聚力进一步增强。
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全县人民受教育程度不断提升;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卫生健康体系更加完善,脱贫攻坚成果进一步巩固拓展,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
社会治理能力取得新突破。以党组织为核心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明显加强;现代乡村治理体系更加完善,群众自我管理社会治理新模式广泛推广,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能力进一步提升;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体制机制不断健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能力显著增强,自然灾害防御水平明显提高,平安新宾建设迈向新台阶。
专栏2: “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 |
指标 | 单位 | 2020年 | 2025年 | 年均增速 | 指标性质 |
一、经济发展 |
地区生产总值 | 亿元 | 52.1 | 60.4 | 3%以上 | 预期性 |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 亿元 | 5.69 | 6.6 | 3% | 预期性 |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 亿元 | 14.09 | 16.3 | 3% | 预期性 |
社会消费品零售额 | 亿元 | 13.03 | 15.11 | 3% | 预期性 |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 亿元 | 3.07 | 3.9 | 5% | 预期性 |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 | % | 33.07 | 33.5 | [0.43] | 预期性 |
二、创新驱动 |
发明专利拥有量 | 件 | 52 | 47 |
| 预期性 |
三、民生福祉 |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元 | 15767 | 18278 | 3% | 预期性 |
调查失业率 | % | 2.6 | <5 | — | 预期性 |
四、绿色生态 |
空气质量优良率 | 天 | 89.60% | ≥80% | — | 约束性 |
古楼国控断面水质达到II类以上比例 | % | 100 | 100 | — | 约束性 |
红升水库饮用水水源地达到或优于III类标准以上比例 | % | 100 | 100 | — | 约束性 |
森林覆盖率 | % | 75.9 | 76.1 | [0.2] | 约束性 |
五、安全保障 |
粮食总产量 | 万吨 | 26.0 | 24.5 | — | 约束性 |
注:[]内为5年累计数 |
|
|
|
|
|
立足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发挥各乡镇比较优势,加快形成城镇化集聚区、产业发展区、农产品主产区、生态功能区等空间格局,优化农业农村重大基础设施、重大生产力和公共资源布局。支持城镇高效集聚经济和人口、保护基本农田和生态空间;支持制造业、农产品加工业以及现代服务业绿色集聚集约发展;支持农产品主产区增强农业生产能力;支持生态功能区把发展重点放到保护生态环境、提供生态产品上,形成主体功能明显、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
依据我县总体布局现状和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围绕沈白高铁贯通的空间轴与时间线,综合考虑各乡镇之间的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基础设施以及城镇布局的关联程度,以现有资源为依托,构建以新宾镇为核心,以永陵为拓展,以南杂木、大四平、旺清门等重点镇为主要节点和其他乡镇为辅助节点的“一核、一区、一轴、一群”总体空间布局结构,在全县形成核极聚集、轴线拓展、全域辐射的高铁经济发展格局。以建设沈白高铁为契机,统筹区域交通布局,加快完善县城周边(过境)交通路网,建设辽宁东部通用航空机场。以生态功能和水源涵养保护区建设为重点,将旺清门引水工程上游流域、红升水库集雨区全域划入保护区范围,构建形成“大伙房水源保护核心区、一级保护区和二级保护区”的层级式总体空间布局结构。
以高铁建设开通破题起势,以历史文化资源布局为基础,以全域化绿色经济区建设为导向,结合国土空间规划,进一步优化产业发展布局。围绕沈白高铁开通集聚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为预期,推进车站、广场、道路、游客接待中心等基础及配套设施建设,以县城为核心区、以永陵为辐射区,先期布局星级宾馆、商业综合体、康养度假、商务会议、赛事场馆等设施及项目,全力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打造高铁经济核心区。以赫图阿拉、清永陵为核心,全面布局文化旅游配套产业及衍生产业,打造文化旅游产业集聚区、高铁经济拓展区。依托生态禀赋,以岗山、和睦、猴石等森林公园为基础,全面布局康养度假、游冰戏雪、生态观光体验等旅游业态,加快推进人参、细辛、辽五味等道地中药材,香菇、大米、蓝莓、山野菜等特色产业品牌化产业化发展,深入挖掘开发山、水、林、田、空气等生态产品价值,并通过高铁贯通推进客源输入与产品输出的双向流通,实现全域化、全层次融入辽东绿色经济区建设及乡村振兴大格局。
通过高铁撬动旅游产业提质升级,以辽东绿色经济建设加速大旅游产业链条完善,以高质量旅游品牌融入国内大循环体系,全面构建以“高铁经济”为核心,以旅游产业为牵引,以辽东绿色经济区为支撑,定位清晰、功能互补、协同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推动县域经济实现引领性、系统性、带动性、突破性发展。
全面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以市场主体获得感为评价标准,打造“办事方便、法治良好、成本竞争力强、生态宜居”的营商环境。全面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智能化、便利化,加快推进“一网通办”,实现“办事不求人”目标。完善政府和市场主体双向约束机制,建设法治政府、诚信政府,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加强和规范事中事后监管。最大限度减少政府对市场资源的直接配置,大幅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和生产要素成本。把优化政治环境、生态环境、社会环境与优化营商环境有机统一起来,用良好生态吸引人,用宜居环境留住人。
有序推进国资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健全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深化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平台)改革,促进国有经济提质增效。落实《加快推进民营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打好政策组合拳,着力破解民营企业融资难、要素保障难、知识产权保护难等问题,确保民营企业获得平等市场主体地位。聚焦主导产业,发展壮大一批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龙头企业,大力推进“个转企”“小升规”“规升巨”,形成民营企业梯次培养体系。完善政企沟通、涉企政策制定执行机制,构建亲清政商关系。
推动资源高效流向主导产业、优质企业。促进土地要素资源提质增效,运用市场机制盘活存量土地和低效用地,完善土地使用权回收机制。持续健全完善“企业高层次人才引进稳定激励”政策,积极吸引高校毕业生和劳动力创业就业。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支持中小银行和新宾农商银行持续健康发展,构建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完善多元化投融资体制。
优化整合县域平台资源,创建省级经济开发区,进一步聚焦主导产业,全面改进和创新招商引资体制机制,推行“管委会+公司”运营及扁平化管理模式,深化园区管委会人事和薪酬制度改革,为县域工业及农产品加工集聚的发展打造强有力的载体平台。
第五节 深化社会保障体系改革
落实中央及省、市委重大战略部署,给合县域县情,不断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提高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水平,坚决维护好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县域内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加快实施药品供应保障制度改革,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健全统筹城乡、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第五章 突出“高铁经济”导向,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围绕“高铁经济”预期,以县城为核心区域,以永陵为拓展区域,以县域全境为辐射区,推动文化旅游、文化创意、康养、体闲度假、金融物流、商务接待、体育赛事等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全面集聚人流、信息流、资金流,最大限度抵消高铁“虹吸效应”。
加快现代商贸流通业建设。大力推行连锁配送经营,培育管理水平高、辐射范围广、竞争力强的大型连锁经营企业;加快发展以社区为中心,具有多项服务功能的连锁便利店,适度发展仓储式大卖场以及融合购物、休闲、娱乐、餐饮、健身为一体的新型流通业态;着力推行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完善鲜活农产品网络,实施农贸市场建设项目,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农贸市场、宾馆饭店、大型餐饮企业直接对接。构建集人参种植、加工、研发及交易等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将旅游、康养、文化等元素与人参产业深度融合,形成以人参产业为龙头的大健康产业,打响“新宾人参”的产品品牌,拉动我县及周边地区的药材种植、商贸物流、交通运输和仓储等相关行业的长足发展。
加快现代交通运输业建设。优化调整农村客运线路,大力推广农村客运“公交一体化”和农村客运“预约响应式”经营。逐步提高车辆等级,确保建制村客运班线全覆盖,保持通车率100%。大力扶持农村物流运输企业,推广“互联网+电商”等先进运营模式,扩大运输种类,引进冷链运输等经营项目,提高农村物资配送能力,进一步完善农村现代物流运输体系建设。
加快现代电子商务建设。以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建设为抓手,围绕生态产品、民族特色、产业发展、农村农民,建立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完善乡(镇)村物流及电子商务服务站点,支持发展统仓共配,降低物流成本。建设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公共品牌,构建农特产品质量保障体系,通过多种平台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品牌宣传推广活动,使全县农特产品网购网销得到快速发展。逐步构建起“政策体系完善、电商人才涌现、县域品牌提升、质量体系健全、服务保障全面”的农村电商健康发展体系,促进电子商务与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以产业融合发展为切入点,以资源开发、要素完善及综合环境治理为抓手,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在做好保护、传承和利用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全力推进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
五年内,通过完善原有景区和乡村旅游点的服务设施和服务项目,推进全域旅游产品提质升级,力争将赫图阿拉城升级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将猴石国家森林公园、参仙谷度假区升级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将东韩家村、蓝旗朝鲜族村升级为国家级乡村旅游重点村。
全面培育四季生态游。结合我县四季分明的气候特点,深度挖掘形态各异的景区景点,着力打造春季踏青、夏季观光、秋季采摘、冬季戏雪的“全时全季节”旅游目的地。大力发展生态观光、健康养老、休闲度假等绿色生态旅游服务业,开发具有休闲观光、采摘体验、生态康养等旅游价值的生态资源,把风景、农事等乡村文化和乡土元素与旅游休闲融为一体,加快永陵镇赫图阿拉村、新宾镇蓝鲜村等民宿建设,引导农户发展庭院经济。全力推进参仙谷休闲旅游度假区、大四平金草帽流域采摘观光旅游二期工程、苇子峪休闲观光旅游庄园、红庙子乡“九凤四季”、永陵嘉禾田园综合体等项目建设。
重点发展冬季旅游。重点发展冰雪旅游业。全力打造“雪上训练运动基地”,践行“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充分利用岗山符合建设全部国际标准赛道的自然优势和优越的气候条件,以2024年举办冬运会为契机,以沈白客专、通用机场建设为助力,以功能区生态建设为依托,重点建设可承办国际滑雪赛事的高山滑雪场和冰雪经济开发区。通过引进大公司运作、大手笔规划、大视野布局、大资金投资,打造世界级冰雪比赛、训练、嬉雪、康养、度假的冰雪旅游目的地。促进冰雪产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推动冰雪旅游与滑雪产业、健康养生、文化旅游、山地运动等业态相结合,实现人文体验与滑雪休闲相结合的旅游模式,打造综合性康养一体特色小镇。以冰雪项目、体育项目提高景区资源的开发利用率,推出景区冰雪观赏、雪地行走精品旅游线路。
突出全域旅游路线规划。以沈白客专开通为机遇,重点开发“新宾镇-永陵赫图阿拉城-永陵参仙谷-永陵青松岭-红庙子湿地-朝鲜族民宿-响水河岗山-响水河汉族民宿(画家村)-旺清门水库”“新宾镇-蓝旗朝鲜族民宿-永陵赫图阿拉城-永陵和睦森林公园-木奇猴石森林公园-上夹河百年梨园-南杂木妈妈沟风景区”“新宾镇-永陵赫图阿拉城-榆树二十四节气小镇-平顶山双陆溶洞-大四平草帽山-下夹河仙人洞-苇子峪鸦鹘关”三条全境多日游精品旅游线路,构建全域旅游发展格局。立足资源区位条件,树立合理竞合的大旅游格局,整合关外三京(兴京、东京、盛京)、三陵(永陵、昭陵、福陵)等清前史迹,打造清前史迹为轴心的文化旅游线路。包装生态冰雪旅游、绿色农产品、林特产品、中药材等产业对接,合作通化、白山等地区,全面融入泛长白山区生态开发大格局。
促进文化旅游深度融合。以赫图阿拉城、清永陵等域内重点景区游览为引领,推动研学游、红色游、民俗游、生态游、乡村游全面发展。深入挖掘并依托满族历史、满族建筑、满族服饰、满族饮食、满族习俗等清前文化遗存,结合当下国家对研学旅行的政策支持,开发打造集清前遗迹探寻、满族非遗体验、满族民俗体验、满族中医药体验等学习体验项目于一体的“清前文化研学旅游基地”,形成寓教于旅、寓教于行的“清前文化研学之旅”;依托清永陵和赫图阿拉城,形成以游览清前史迹为题材的“三京三宫之旅”。加大域内革命文物保护和开发力度,推动猴石抗联密营遗址群的深度挖掘,完善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抗联陈列馆、抗联广场等配套服务设施,打造一处集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大型革命文物展示基地、国防教育基地、青少年教育培训基地、研学旅行和体验旅游基地为一体的综合性国家级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基地。持续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积极创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构建完整稳定的文化生态系统,发挥满族区域特色优势,将非遗展示、民俗展示移入文旅示范村镇建设,打造以体验民俗、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为题材的“趣味之旅”。将人参文化与旅游、康养产业深度融合,建设参仙谷休闲旅游度假区等项目;丰富文化旅游产品,大力发展旗袍产业,鼓励扶持民间艺人开发旗袍、满绣等具有地理标识的系列旅游文创产品。
加快旅游要素建设。深入挖掘包装满族、朝鲜族饮食文化,形成特色小吃清单,打造蘑菇宴、全鱼宴、山菜宴等特色宴席,将特色浓郁的地方菜“传出去”,把客人“留下来”。加强旅游产业的基础设施配套,推进新宾镇全域游客接待中心建设,加快康养休闲度假星级酒店、特色酒店建设,形成以四星级以上宾馆+快捷酒店+民宿的住宿结构,满足不同游客的住宿需求,完善服务功能,提高游客过夜率。完善各景区娱乐设施建设,推进启运古镇、影视基地等一批文化延伸产业的建设,大力发展生态观光农业、农事体验、乡村民俗文化体验等特色乡村游,适度发展可接待高端游客的高档次星级饭店、旅行社接待点,逐步培育商务会展旅游,提高旅游接待水平。完善旅游景区娱乐要素内容,鼓励社会资本进入旅游演出市场,尽快挖掘开发具有新宾人文特色和市场吸引力的大型创意文化节目,丰富主题表演、街头表演、节庆表演及餐厅演出等多种形式。立足人参、林蛙油、山野菜、优质米、散养猪牛羊等为代表的本地农特产品,深挖潜力、提升品质,变优质产品为优势商品,让游客既能有得“吃”更有得“带”,增强旅游商品供给能力,为拉动旅游消费注入新活力。加大旅游智慧化打造力度,推进智慧景区、智慧酒店建设,努力实现智能导游、电子讲解、在线预订、实时信息推送等智慧化服务全覆盖。
专栏3:“十四五”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重点项目建设任务表 1、岗山滑雪场及冰雪小镇项目; 2、游客服务中心项目; 3、青松药业仓储物流基地建设项目; 4、农贸市场建设项目; 5、智能快递柜投放及安装; 6、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建设; 7、参仙谷休闲旅游度假区项目; 8、猴石国家森林公园玻璃滑道、玻璃吊桥项目; 9、神树、柜石生态旅游综合项目; 10、永陵镇文旅项目提升改造; 11、二十四节气小镇田园综合体项目; 12、兰旗朝鲜族村特色村寨旅游项目; 13、赫图阿拉村启运湖休闲观光体验生态园项目; 14、九凤田园综合体开发; 15、温泉水世界及智慧农业休闲养老综合体项目; 16、兴京宾馆升级改造项目; 17、清前史文化廊道经济文旅项目; 18、北方奇石根艺市场; 19、五星级宾馆建设; 20、永陵镇育才东小区二期; 21、苇子峪镇星河湾家园; 22、华第七号商品住宅楼开发项目; 23、枫华书香门第房地产开发; 24、华联龙昇湖畔房地产项目; 25、御祥山庄项目; 26、五副盔甲度假酒店建设项目。 |
第六章 坚持生态优先,全面融入辽东绿色经济区
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理念,立足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和大伙房水库水源涵养地功能定位,坚持保护优先、合理利用,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和空间协同保护,夯实绿色发展生态基础。发挥区位、资源、产业、文化、旅游等优势,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建设绿色生态农业、发展四季生态旅游,不断提高生态产品、特色农产品供给能力。大力开展“后花园”式生态产业建设,为沈阳经济区未来发展提供生态环境支撑。
第一节 加强生态保护力度,提升环境综合治理能力
积极推进水源保护区建设。加强水土流失治理工作,加大水源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提高森林植被的水源涵养功能,维护水源区生物多样性,实现水源区的生态环境保持良性循环。坚持推行“河长制”,建立水源保护区生态补偿机制,完善水源保护区多元投入机制,推进水源保护区差异化考核。推行“林长制”,建立完善领导干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和考核评价体系,抓好森林保护和绿化,不断提高森林覆盖率。落实相关保护制度和应急预案,进一步提升生态环境执法能力和环境监测能力,降低农药化肥使用,禁止水污染养殖项目。
加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实施蓝天、碧水、青山、净土、农村环保“五大工程”。完善县乡公共设施系统建设,重点解决水污染、大气污染、土壤污染、噪声污染和垃圾污染,提升环境质量。持续推进垃圾减量、垃圾处理及污水处理建设,重点加强城镇污水处理厂、城镇垃圾填埋场和垃圾处理设施的运行管理;继续推进“厕所革命”和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项目建设,不断完善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加强资源化利用;积极推进畜禽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秸秆综合利用和黑土地保护性耕作,进一步降低农业面源污染;持续优化动植物生长环境,将县城周边南山、北山、西山三个公园划入规划区,合理管控与利用,建设村美、山绿、水清、宜居的美丽新宾。
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严格落实上级下达的碳排放达峰行动目标,严控“两高”项目的准入,改造升级现有工矿企业生产工艺,逐步发展光伏发电、风力发电等清洁能源在供热、交通等领域的利用,以“等量替换”方式,提升清洁能源项目装机比重。逐步建立健全森林碳汇交易制度办法,探索“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的有效市场途径。持续加大碳中和力度,开展国土绿化行动,增强森林、湿地等碳汇能力。
第二节 推进现代林业可持续发展
“十四五”期间,积极推进林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结合山地土质特点,发展水源涵养林业、生态景观林业和果材兼用林业,构筑绿色生态屏障,发展绿色经济。围绕提升“维系生态安全、保障生态调节功能、提供良好人居环境”等生态系统服务,全面提高森林生态系统功能和生态产品供给能力。
实施森林资源哺育工程。推进封山育林、封山禁牧、国家储备林、国家珍稀树种基地建设,实施村屯、校园、工矿区和工业园区绿化工程。加大森林资源保护力度,全力落实预防森林火灾、严禁乱侵乱占林地和乱砍滥伐林木、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和乱捕乱猎野生动物的工作机制。深化林业改革,增强林业发展活力,建立政策完善、服务健全、管理规范的良性发展体制机制,加快林业集团的发展壮大。全面调整林业产业结构,转变林业经营方式,着重发展林产品深加工、森林旅游、森林康养等绿色产业,促进林业经济健康发展。到2025年,全县林业用地面积528.9万亩,有林地面积488.7万亩,活立木蓄积量3522.7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76%, 林木绿化率78.9%。
推进水源生态涵养基地建设。实施森林生态修复建设工程。以水源涵养林、生态景观林和果材兼用经济林为主攻方向,加快造林、中幼林抚育、低效林改造,开展大伙房汇水流域水源涵养林建设保护,改善水源涵养林林分质量,提高涵养效能,增加大伙房汇水流域入库河流流量,提高流域和水库水质。实施林业有害生物综合防治工程,提高林分质量和生长量,增加森林生态功能和涵养水源能力。进一步优化水源涵养林木品种结构,支持加大红松林、阔叶林的种植比例,增加蓄水能力。完善生态公益林补偿机制,提高水源涵养地生态补偿标准,推进生态补偿试点,完善对政府、企业和居民收入的补偿政策。
把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作为主攻方向,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构建起一产稳增根基、二产强增核心、三产扩增抓手的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体系,形成以特色农产品种植、优质农产品加工、休闲观光农业牵引等为主的产业化经营新格局。
一产重点发展以人参为主的中药材标准化生产基地,推进中药材良种繁育基地、平地人参种植基地、优质辽细辛种植基地、五味子种植基地项目、刺五加种植基地项目等。壮大以优质稻米为主的精品农业、以香菇为主的食用菌培育和以肉牛为主的畜产品养殖业。二产围绕道地中药材、食用菌和畜禽养殖等领域,着重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以永陵农产品加工集聚区为平台,聚焦中药材、优质稻米、食用菌等深加工项目开展精准招商,并向农产品加工集聚区集聚,打造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集群。三产结合本地特色农业资源,重点发展以农业休闲、农事体验、农村观光为代表的“农业+旅游业”。重点打造南杂木至旺清门省道沈通线“启运大道”绿色生态观光产业带,促进农业与文化、旅游、教育、康养等产业融合发展。
锚定农业绿色发展目标,推动传统农业向生态农业转型。加快推进“二品一标”认定,着力打造农业品牌,生产优质特色生态产品。利用新宾大米、新宾辽细辛、新宾香菇、新宾林蛙等地理标志登记保护产品为依托,大力发展“绿色食品基地”。强化农业资源保护与节约利用,推进以秸秆过腹还田、绿肥种植、有机肥增施为重点的耕地质量提升工程,大力实施黑土地保护性耕作,提升耕地有机质含量。积极发展现代生态畜牧业,做好动物强制免病防疫,严格执行畜禽检验监测和临栏、屠宰环节的检疫,持续开展两病净化、牲畜炭疽病和非洲猪瘟防控工作,提高我县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到2025年,实施黑土地保护性耕作面积达到10万亩,“二品一标”农产品认证面积稳定13万亩或达到总面积的15.3%,农产品绿色生产达到98%以上。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75%以上,规模场装备设施配套率达到95%以上。
突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战略定位,抓住省委建设辽东绿色经济区的有力契机,推进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建立完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责任体系。探索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建设与经济可持续增收路径,严格落实《产业准入负面清单》,持续推进红升苏子河源头生态保护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实验区建设,积极探索生态保护、乡镇财政增收、农民致富“三位一体”,可复制、可推广的新模式。推进农村生活垃圾闭环治理,打造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升级版”
专栏4:“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重点项目建设任务表 1、野生动物保护监测点救助站建设工程; 2、保护区功能分区生态围栏工程; 3、无主矿山地质环境修复工程; 4、旱改水项目; 5、钢山林场良种基地围栏及道路硬化工程; 6、森林防火建设项目; 7、国有林场管护用房建设工程; 8、林业有害生物综合防治工程; 9、侵蚀沟综合治理工程; 10、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 11、河流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 12、水库除险加固工程; 13、水库维修养护工程; 14、生态观光廊道建设工程; 15、大伙房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苏子河流域配套工程; 16、大伙房水库上游饮用水源保护地生态及水环境治理工程; 17、水土流失及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 18、红升水库水源地流域水土保持及防汛抗旱专项治理工程; 19、大伙房饮用水水源地一级保护区水毁围栏修复工程; 20、东江沿汉族村农村污水处理工程; 21、流域环境监管数字化信息化建设及监察能力提升项目; 22、富尔江流域旺清门段、响水河段河道围栏工程; 23、农村生活污水排放改造工程。 |
发展
全力推进工业园区整合升级。整合新宾镇智能制造产业园区、南杂木新材料制造产业园区及永陵镇农产品加工集聚区(含永陵主园区及榆树副园区)三个园区,推进建设“省级经济开发区”,充分发挥经济开发区功能优势和开发引领作用,加快产业集聚化发展,培育智能制造、新材料及农产品深加工等支柱产业。实行“园区管委会+公司”运行模式,全面优化用地储备和基础设施,强化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以重点企业培育为支撑,引领、辐射、带动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到2025年,增加“小升规”企业15户、“规升巨”企业5户,确保规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5%,规上企业销售额突破百亿、税收突破10亿。
促进永陵农产品加工集聚区提质增效。推进农产品加工业向永陵农产品加工集聚区聚集,优先扶持人参、五加、细辛等中药材和香菇、木耳、灵芝等食用菌初加工企业转型升级。支持青松药业等龙头企业推进集中药材规范化种植与技术服务、中药材精深加工、中成药生产为一体的农业产业化发展,鼓励企业开发类别多样、营养健康、满足市场需求的系列产品。加快惠农服务中心项目建设,推进“工业品+农产品”“线上+线下”“产品+服务”融合发展的新型经营消费服务平台建设。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引进优质农业企业和专业技术人才。到2025年,招商引资4家规上企业入驻核心区,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达到50%以上。
第二节 加强载体平台招商
以“新宾镇智能制造产业园区、永陵农产品加工集聚区、南杂木新材料制造产业园区”为平台,大力开展平台招商,以商招商。积极对接上海东方龙商务、天津谷川联行等招商服务平台,拓宽招商渠道,力争实现招商引资新突破,形成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新宾镇智能制造产业园区依托抚顺东工和辽宁捷通龙头企业,从智能制造、装备研发等领域开展精准招商、以商招商,形成上下游产业衔接、企业间相互协作配套产业链条;永陵农产品加工集聚区依托青松药业、秘参堂等企业,利用河北安国商会资源,围绕人参、辽细辛等道地中药材种植到精深加工的全产业链发展开展精准招商和以商招商;南杂木新材料制造产业园区依托抚顺添泷耐火、抚顺合兴万家、新宾罕都木业等企业,发挥园区区位及物流优势,围绕科技含量高、发展前景好、有利实现产业化发展的项目开展精准招商和以商招商。
第三节 提升工业信息化水平
推进智慧园区、工业互联网等信息化项目。加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强化对辽宁秘参堂药业有限公司的政策引导和服务,加快企业新建“5G+”智能化、信息化厂房,促进企业由粗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型。实施一批高新技术产业项目,加快推进辽宁华驰专用汽车制造有限公司、抚顺市添泷耐火材料有限公司数据中心建设,抚顺隆烨化工南杂木有限公司1万平米硝酸铵库房建设项目建设,推进生产装备与过程的信息化和自动化,提高工艺水平和生产效率。加强与移动、电信、联通和铁塔公司的协作,提升5G网络覆盖率,促进企业生产经营各环节中信息技术的渗透融合。
坚持“工业强县”战略,做强改造升级“老字号”、深度开发“原字号”、培育壮大“新字号”三篇文章,以重点企业发展引领支撑全县产业发展,推动全产业链相融共生、协同发展,不断提升经济效益和核心竞争力。
壮大新材料产业。抚顺东工冶金材料技术有限公司利用自产材料优势,不断壮大研发建设铝合金电弧熔丝增材制造产业化项目,达到年产电弧熔丝增材制造专用铝合金材料1000吨,电弧熔丝增材制造结构件2500件产业化的生产线,扩大专用铝合金焊丝产品出口份额。加强辽宁大化国瑞新材料有限公司与高校产、学、研合作,开发高温气冷堆用核级石墨粉,核石墨球等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市场产占有率和竞争优势进一步提高。
培育冶金辅助材料产业。持续扩大辽宁捷通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企业规模,大力推动抚顺市添泷耐火材料有限公司“生产50万吨冶金系列耐火材料综合项目”。顺应国家低碳资源战略,推进废钢资源回收加工项目,完善铁资源循环利用体系。
推动传统产业拓能升级。以抚顺合兴万家木业有限公司为龙头,整合南杂木地区木材加工产业,实现木材产业由粗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型升级;推动抚顺隆烨化工南杂木有限公司集团化发展,逐步提高市场份额,产品实现全面覆盖东三省;辽宁秘参堂药业有限公司以“沈白客专”占地迁建为契机,重新选址建设现代化生产线。提高产品生产效率及质量,创新研发道地中药材系列产品,打造东北人参品牌,培育其发展成为全国知名企业。利用与江苏徐州对口合作的契机,对接华驰挂车与徐工集团共同建设东北地区特种环保车辆生产基地合作项目。推动南杂木添隆耐火230亩新厂区项目完成建设,全力支持大琵琶铁矿建设、东瓜岭石材开采等项目。
专栏5: “十四五”工业经济发展重点项目建设任务表 1、年产5万立方米胶合板、5万吨机制木炭、5万吨生物质颗粒项目; 2、农产品深加工项目; 3、生物质秸秆综合利用项目; 4、年产葡萄酒468吨; 5、蓝莓深加工项目; 6、储粮仓及综合楼建设项目; 7、醪醴满族古法酿酒厂建设项目; 8、雅臣工艺品厂扩建项目; 9、惠农服务中心体系项目; 10、四川好医生集团中药材加工项目; 11、捷通铜丝生产线建设项目; 12、聚能水利发电项目; 13、新宾县旺清门镇100MW光伏发电项目; 14、新宾县刘家村200MW光伏发电项目; 15、新宾县下夹河乡100MW光伏发电项目; 16、永陵镇200MW光伏发电项目; 17、新宾县苇子峪镇100MW光伏发电项目; 18、分散式风能发电项目; 19、风力发电项目; 20、生物质秸秆综合利用热解气化热电联产项目; 21、年开采200万吨溶剂用石灰岩; 22、年开采加工500万吨石灰石项目; 23、马架子水泥厂石灰石开采项目; 24、年开采加工石材30万立方米; 25、钾长石矿开采项目; 26、君诚荣鑫年开采加工石材5万立方米; 27、大琵琶铁矿建设项目; 28、木奇华威多金属矿开采项目; 29、木奇隆盛铁矿; 30、苇子峪沃谷铜锌矿; 31、红升铁矿建设项目; 32、云飞服装加工项目; 33、辽宁亿加衣服装加工项目; 34、华驰挂车与徐工集团产业合作项目; 35、添泷耐火新厂区扩建项目。 |
第八章 全力改善民生福祉,推进幸福新宾建设
“十四五”期间,以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作为就业发展总体目标,坚持就业优先,在产业结构调整上要继续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集中优势有侧重点的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依托县域特点,推进农产品加工、种植养殖、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等劳动密集型产业项目建设。充分发挥社会保障服务平台指导和服务就业创业的作用,努力打造用工集聚地,增加就业岗位。积极落实就业政策,着力做好困难群体、重点群体就业工作,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到2025年,实现困难人员就业1500人。以创业带动就业,定期开展职业指导、创业培训等服务,到2025年,职业培训实现6000人,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80%以上;健全人力资源市场,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和就业援助机制,出台稳定就业应急预案,确保稳定就业,到2025年,实现城镇新增就业30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9%以内。
全面建成覆盖全县城乡居民、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到2025年,养老、医疗、生育、工伤、失业保险参保率均达到96%以上,确保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做好养老服务工作,建立健全“智能+互联网+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培训和引导养老服务人才,推动购买养老服务,完善基本养老服务制度。健全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服务机制,加强特困人员供养服务机构建设,完善内部管理,健全服务规范。抓好儿童福利工作,依法做好收养工作,保障孤残儿童养育,加强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和救助保护机制。持续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加强动态管理,严把低保“入口”和有效疏通“出口”,确保低保资金及时足额发放。全面实施临时救助制度,健全完善“一门受理、协同办理”机制和主动发现机制,让困难群众求助有门、受助及时。加快慈善事业发展,提高慈善事业的公信力和透明度。优化青少年成长和发展环境,培育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制定青年就业创业扶持政策,为青少年发展提供经费保障。全面实施《国家妇女儿童发展纲要》,制定《新宾满族自治县妇女儿童发展规划》(2021—2030年),优化妇女儿童发展环境,加大对特殊妇女儿童群体的关爱和保护力度。提升残疾人服务保障水平,落实残疾人帮扶救助和就业创业扶持政策;实施0-7岁残疾儿童康复、残疾人基本辅助器具适配等重点康复工程。加强残疾人托养设施建设,鼓励社会力量提供服务。加强残疾人无障碍设施建设和维护,保障残疾人合法权益。
以建设教育强县为目标,促进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全面发展。整合优质资源,组建第二初中。以就业为导向,提升职业教育发展规模和质量,拓展城乡劳动力受教育渠道,提高就业能力。全面推行教师“县管校聘”。到2025年,全县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义务教育基本实现优质均衡,教育整体布局调整和资源整合基本完成,全县教育结构更趋优化,学校布局更趋科学合理,基本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
推进文体场馆建设,充分利用国家政策资金支持,建设一处集满族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体育馆为一体的综合性文化体育活动中心。加强文化信息资源服务网络建设,加快组建公共文化数字化资源平台,为全县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提供数字阅读、文化娱乐、公共信息、科学普及等服务。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重点组织策划文艺和体育系列活动,让群众有艺术可赏,有文化可遁,有运动可参加,有才艺可展示,形成全民欢唱、全民健身的良好氛围,不断提升群众文化生活质量。
深入推进“健康新宾”建设,始终坚持把卫生健康工作作为重大民生事业来抓。加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和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全面建成县乡村一体、防治结合、分工合理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鼓励民营资本开办我县资源短缺的医疗机构。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立由县人民医院牵头,县二院和县中医院及15所乡镇卫生院为成员单位的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实施分级诊疗制度,力争实现“大病不出县”目标,县域就诊率达90%以上。加强医疗机构监管,完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推进医院重点专科建设,发挥中医药特色,全面提升我县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加快推进公共卫生服务重点项目建设,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切实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全面推进精神卫生防治体系建设,满足精神病人管理以及人群心理干预与心理建康指导需要。提升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水平,建立健全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体系,切实保障母婴安全。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推进医养结合工作。提高全社会对健康的重视度和参与度,鼓励吸引社会力量参与爱国卫生运动工作。
第六节 提高退役军人服务水平
进一步加强对烈士纪念设施的修缮保护和管理维护,通过对烈士纪念设施的全面修缮保护和提升改造,积极创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旅游经典景区、A级旅游景区和国防教育基地等,推动烈士纪念设施与红色旅游经典路线和国防教育基地建设融合发展。准确把握新时代双拥工作的新要求,持续推进双拥工作稳步健康发展。全面贯彻落实《退役军人保障法》,着力健全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确保不断提升退役军人的荣誉感、获得感和幸福感。切实维护好军人军属合法权益,多途径发挥好退役军人在改革发展稳定中的积极作用,奋力实现“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让退役军人成为全社会尊重的人”的目标。
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民族宗教工作的各项方针政策,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开展对满族语言、习俗等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积极争创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县。
专栏6:“十四五”社会保障重点项目建设任务表 1、第一中学食堂宿舍楼项目; 2、教育系统塑胶操场改造项目; 3、教育系统维修改造项目; 4、第一中学改扩建操场项目; 5、第二高级中学运动场地和水洗厕所改造; 6、高中维修改造项目; 7、大四平镇中心幼儿园新建项目; 8、教育系统(县直学校)取暖及厕所改造项目; 9、教育系统消防及供水系统改造项目; 10、学校设备采购; 11、实验小学食堂及操场建设项目; 12、永陵中学体育馆、阶梯教室建设项目; 13、永陵满族小学教学楼建设项目; 14、红升小学食堂楼及操场改造项目; 15、教师进修学校维修改造项目; 16、永陵满族小学体育馆建设项目; 17、职业中专实训楼; 18、永陵满族小学幼儿园建设项目; 19、改扩建第二初级中学; 20、平顶山小学操场改造项目; 21、县人民医院门诊病房综合楼建设项目; 22、疾控中心改造和疫情发现采样处置等设备购置项目; 23、第二人民医院综合楼(含信息化建设)及发热门诊建设项目; 24、中医院保障性用房建设及设备购置项目; 25、区域智慧医疗平台建设项目; 26、综合档案馆建设工程; 27、全民健身中心项目; 28、图书馆建设项目; 29、博物馆建设项目; 30、文化馆建设项目; 31、公共体育场建设项目; 32、县城体育公园建设项目; 33、养老院建设工程; 34、全县烈士陵园修缮保护项目。 |
第九章 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美丽新宾建设
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以绿色发展为导向,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农民增收为核心,以精准扶贫为抓手,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举全县之力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推进新宾乡村全面振兴。到2025年,全县50个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力争70%以上的行政村达到美丽乡村示范村标准,基本实现山美、水美、林美、田美、路美、村美和人美目标。
以粮食供给保安全保质量为基础,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把稳步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作为现代农业建设的首要目标,落实新一轮高标准农田建设,确保粮食产量和粮食安全。加强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建设,优化生产布局及品种结构,提高单产水平,创建粮食高产示范基地;实施粮食生产能力规划田间工程建设项目,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扎实落实稳面积、增产量、保质量各项政策措施,确保粮食安全。到2025年,粮食总产量达到24万吨以上,优质水稻达到11万亩以上,以饲料原料为主的专用玉米达到35万亩。
第二节 推进乡村产业振兴
扎实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稳定粮食产量的前提下,持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壮大道地中药材、食用菌、优质米、山野菜、乡村旅游等县域特色产业规模,提升农业机械化装备水平,推进生态农业、设施农业、品牌农业建设。以北四平、旺清门、永陵等9个乡镇为主,打造集规模种植、加工转化、仓储物流、休闲体验、科技创新于一体的现代农业发展新模式。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推进融入满族特色的新宾农产品品牌建设。培育壮大乡村旅游、庭院经济、电子商务等新兴致富产业,推动村集体经济快速发展、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加强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农业专业技术人才作用和农业示范基地引领示范作用,加快实施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应用。发展智慧农业,建立农业农村大数据体系,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经营深度融合。采取耕地保护性耕作、化肥农药减量增效等措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不断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及科技含量,推动农业持续健康发展。推进“一乡一品”建设,健全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产业链,提升附加值,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围绕人参产业发展,以北四平、永陵、旺清门、新宾镇平地人参、辽细辛道地药材种植基地为重点,依托青松药业、秘参堂药业、华康参茸、绿地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等73家经营主体,建设千亩人参种植基地,加快推进全县人参种植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发展。壮大1个万亩辽细辛示范区,建成全国最大的辽细辛GAP标准化种植基地,实现辽细辛产业提质增效和可持续发展,构建具有抚顺特色的中药材产业体系。到2025年,新增中药材种植2.5万亩、食用菌2000亩、优质稻米2.5万亩,肉类产量达到3.3万吨,发展以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为主体的农业产业化联合体20个。
第三节 实施乡村建设行动
强化综合服务能力建设,把乡镇建成服务农民的区域中心。统筹乡村规划,保护传统村落和乡村风貌,完善乡村水、电、路、气、通信、广播电视、物流等基础设施,提升住宅房屋建设质量。因地制宜推进农村改厕、生活垃圾分类和污水治理,实施河湖水系综合整治,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推动乡村人才振兴。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传承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推进移风易俗,广泛开展文明城市、文明村镇创建活动,加强国家安全和国防教育。到2025年,综合服务能力明显增强,体制机制更加健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等方面取得新进展,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公民道德素质全面提升,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入推进。
第四节 深化农业农村改革
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创新推动集体经营建设用地入市,建立健全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探索农村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分置实现形式。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挖掘资源优势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和救助制度,不断优化乡村人居环境,助力乡村全面振兴。以新时代“枫桥经验”为引领,复制推广上夹河“马尔墩经验”,推动乡村治理“三治”融合试点村创建工作。到“十四五”末,全县181个行政村全面推广“三治”融合乡村治理模式。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更加完善,现代乡村治理的制度框架基本搭建,乡村社会治理有效、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新宾模式”基本形成。
第五节 开创城乡管理新局面
建立健全城市管理工作体系,进一步理顺城乡管理职能,强化规划方案、管理法规等宣传,加大对违法违规建设行为的综合执法和监管力度。增设4个乡镇综合执法中队,扎实开展县城主城区及乡镇环境、建筑工地、交通秩序等专项整治工作。积极推进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建设,完善网格化管理模式,提高城乡管理效能。建立健全城乡安全保障体系,加强生产、消防、交通、施工、防灾减灾等安全管理,提高城乡安全保障能力。加强和改进人民信访工作,确保社会大局稳定。构建依法管理、科学管理、长效管理新格局。
第六节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完善巩固脱贫长效机制,健全监测预警动态帮扶机制,及时研判返贫致贫风险。健全完善稳定增收带贫益贫机制,持续发展长效产业,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高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健全完善“两不愁三保障”巩固提升机制,精准落实教育扶贫、健康扶贫、安全住房、兜底保障等政策。完善“全面保障”巩固机制,落实土地流转制度,盘活农户资产,增加贫困人口资产性收益。探索推广信贷风险分担补偿机制,破解农户和村集体企业贷款难问题。建立贫困人口健康跟踪机制,完善健康档案,加强疾病预防,定期排查和诊疗地方病,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实现脱贫与乡村振兴的有机衔接。
专栏7:“十四五”农业经济发展重点项目建设任务表 1、春芳绿色种猪场年出栏4万头生猪建设项目; 2、金岭畜牧业生猪规模化养殖场; 3、年出栏10万头生猪标准化养猪厂项目; 4、农田提质改造项目; 5、肉禽养殖项目; 6、沙棘中药材一二三产融合发展项目; 7、设施农业项目; 8、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 9、苇子峪千亩食用菌基地建设项目; 10、母猪繁育基地; 11、生猪养殖基地; 12、蔬菜基地建设项目; 13、平顶山肉牛养殖、榆树乡木制品加工、北四平蓝莓种植、旺清门响水河优质米种植等“一乡一品”项目; 14、北四平乡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15、大四平镇基础设施升级改造工程; 16、红庙子乡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17、红升乡红升村基础设施升级改造工程; 18、木奇镇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19、南杂木镇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20、平顶山镇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21、上夹河镇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22、旺清门镇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23、苇子峪镇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24、下夹河乡集中供暖改造项目; 25、响水河子乡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26、永陵镇基础设施建设及老旧小区改造项目; 27、榆树乡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
紧紧围绕中央预算内资金、一般债资金、专项债资金等政策重点支持领域和方向,做好项目策划包装工作,超前谋划,主动对接,千方百计提升向上争取成功率,做到常规项目不遗漏、不落伍,特殊项目不畏难、不含糊,新兴项目不迟缓、不让步,以“两新一重”为重点,全面推进项目建设。
以高铁站及配套设施为核心,统筹配置和优化提升县域整体交通基础设施。聚焦“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加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补齐自然村(组)间硬化道路建设及“一事一议”村内道路短板,推动较大人口规模自然村通硬化路由优向美发展。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建立农村公路管护养护长效机制,全面推广“路长制”,提升农村公路建设养护质量和增强建设养护能力,建立完善交通运输综合执法队伍,切实加强农村公路执法力度,促进运营能力、安全管理水平提升;实施客运站维修改造工程,推进公车公营,全面提升公益性服务水平。按照未来五年我县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在实施沈白客专铁路建设的同时,统筹现代交通网络布局,重点建设通用机场,提升公路等级。到 2025 年,力争完成通用机场建设,全县将形成东、中、西部以沈白客专及抚通高速、永桓高速公路为主线,以通武线、铁苇线为辅线,以北五线、台上线、永红线、彰桓线、平桓线、旺桦线为支线,以沿线乡、村级公路为分支的现代交通网络体系。
专栏8:“十四五”交通基础设施重点项目建设任务表 1、高铁站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2、通用机场建设项目; 3、大四平镇铁路专用线建设项目; 4、通武线(红升-前进)绕城路改造项目; 5、通武线(老城-夏园)绕城新建项目; 6、路网提升(乡道提县道)工程; 7、路网提升(村道提乡道)工程; 8、永红线(二道至色家)升级改造项目; 9、参仙谷旅游路(色家-参仙谷)路基路面工程项目; 10、饶盖线(老城-二道)新建项目; 11、饶盖线(二道-榆树)加宽项目; 12、饶盖线(五道沟岭-蓝旗)加宽改造项目; 13、通武线(新宾镇-老城)升级改造项目; 14、通武线(木奇-下营子)加宽改造项目; 15、下李线(下营子-东韩家)加宽改建项目; 16、平桓线(红升-桓仁)段大修工程; 17、柞本线(苇子峪-杉松)段大修工程项目; 18、木四线神树旅游路项目; 19、铁柜线柜石旅游路项目; 20、沈白客专新宾段; 21、交通综合枢纽站; 22、新宾至清原高速公路; 23、永陵至沈阳高速公路; 24、中心客运站维修改造工程; 25、“美丽农村路”建设项目; 26、永陵客运站新建工程; 27、新宾镇外环路建设(高铁站-新宾高速站); 28、“西山奶牛场-五里村”直通公路建设。 |
第二节 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
以沈白高铁开通、辽东绿色经济区创建为先机,以省级文明城市创建为依托,以高水平城乡规划引领县城扩容提质,加强县城基础设施、市政设施及绿化美化建管水平,健全现代化商业服务体系,全面提升文明程度,积极承接国际国内区域大型会议、商业活动、体育活动及旅游、度假、康养客流,全力打造宜居宜游,度假康养式辽沈“后花园”。推进蓝旗—高速口—高铁站—白旗以及刘家—尹家—五里—黄旗,南北两条过境路,实现过境车辆分流,大幅改善县城交通秩序、降低噪声干扰,全面提升县城形象品质,突出经济、教育、文化、科技中心地位,为打造辽宁东部生态文明城市提供有力保障。加强苏子河水上及两岸景观、带状公园建设改造,拓展公园、绿地、广场建设,打造天蓝、水净、树绿、花香县城环境。全面推进县城和永陵镇老旧小区改造工程。结合“城市双修、农村双建”重点改造2000年以前建成和严重影响群众生产生活、群众改造意愿强烈的老旧小区。完善小区基础配套设施、垃圾分类配套设施,提升社区养老、托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水平。深化物业管理全覆盖,推动建设安全健康、设施完善、管理有序的完整居住社区。结合县城空间功能布局及群众出行需求,科学规划公交线网结构和站点布局,贯通高铁站、医院、中小学校、商超等关键节点,高标准推进县城公交运营体系。以建设与环境保护相匹配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为目标,大力推进城镇绿化、西部水系二期、县城供暖设施改造、雨污分流和高铁站配套供热、供水、排水等工程建设。加快推进县城自来水管网改造及自来水水厂扩建项目、永陵镇自来水厂建设项目,提升供水质量,降低失水率,促进节约型社会发展。加快县城和永陵镇、南杂木镇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项目的建设,提升全县污水处理能力,改善水污染环境治理能力。实施新宾镇垃圾分选填埋场坝体加固工程,木奇镇垃圾分选填埋场建设等垃圾处理项目。全面提升南杂木、永陵、苇子峪、旺清门等区域中心小镇道路管网、给排水、供热、供气等基础设施建设及环境治理水平,完善文化、教育、医疗等配套服务,突出其在乡村振兴中集聚引导及服务功能。
专栏9:“十四五”新型城镇化重点项目建设任务表 1、2021年-2025年城镇老旧小区改造项目; 2、西部新城水系景观二期工程; 3、县城供暖设施改造项目; 4、自来水厂建设及供水管网改造与建设项目; 5、县城南环路建设项目; 6、物流园区建设项目; 7、国家基本气象业务用房建设项目; 8、榆树乡工业园区新建污水管网及污水处理厂建设项目; 9、县城雨污分流及污水管网改造项目; 10、特色农产品产业园区建设项目; 11、公共地下停车场建设项目; 12、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项目; 13、“气化乡村”项目; 14、充电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15、固定式加氢站项目; 16、县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
实施输变电工程建设,加强网架结构,新建220千伏输电线路5条,为高铁永陵牵引站和新宾牵引站供电;增加66千伏电源布点,实现每个乡镇至少有一座66千伏变电站;继续实施配电网新建与改造;加强配电网联络能力建设,提高供电可靠性。通过五年的电网建设与改造,我县的供电能力完全可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城乡居民生产生活电气化的用电需求,供电质量明显改善,供电更加安全可靠。加强广电传输网络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传输水平,扩大自主产权,为实现广播电视的互联互通打好基础;全力打造智慧广电,坚持有线无线协同,广电通信协同,力争到2025年实现互联网移动终端、TV大屏、家庭监控、家庭娱乐教育、家庭自动化、智能城市等功能。
专栏10:“十四五”电力通信设施重点项目建设任务表 1、北四平66千伏输变电新建工程项目; 2、响水河子乡66千伏输变电新建工程项目; 3、五一厂66kV变电站扩建工程; 4、杨家——苇子峪66kV线路改造工程项目; 5、沈白客专永陵牵引站220千伏输电线路工程; 6、沈白客专新宾牵引站220千伏输电线路工程; 7、杨家——马架子66kV线路改造工程项目; 8、红升66kV输变电新建工程项目; 9、新宾——红庙子66kV线路改造工程项目; 10、下夹河66kV输变电新建工程项目; 11、中寨——永陵66kV线路新建工程; 12、永陵——北四平改接兴京66kV线路新建工程; 13、2021年-2025年农网改造升级工程。 |
按照“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方针,坚持水利行业强监管、水利工程补短板的工作总基调,结合我县实际,重点完善河道治理,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和使用效益;继续实施饮水工程,解决农民安全饮水问题;加强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工作,稳定提高移民生活水平;加大水利基础设施投入,对全县流域面积200平方公里以内小型河道进行全面治理,加快河道生态建设,形成生态效益;加大水土流失治理工作力度,实施流域、水库源头生态修复工程;扩大水源涵养区,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逐步恢复小流域及侵蚀沟行洪能力和生态环境,拓展流域生态空间。
专栏11:“十四五”水利基础设施重点项目建设任务表 1、水库水质提升工程; 2、富尔江(火石-富尔江饮水拦河坝)河道治理工程; 3、浑河南支(新宾县段)水利提升工程; 4、河流河道治理工程; 5、拦河闸除险加固工程; 6、红升电站建设工程; 7、重点河流山洪沟治理工程; 8、乡镇供水工程; 9、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项目。 |
以着力提高政法工作现代化水平,建设更高水平“法治新宾”为目的,全面推进政法工作智能化、信息化、专业化建设。进一步改善政法队伍的工作环境,实现基层政法机关硬件设施的全面提档升级。加大公安信息化高端应用设备升级和基层智能化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资金的投入力度,为社会稳定和打击犯罪提供智能支撑,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创造良好条件。
专栏12:“十四五”政法基础设施重点项目建设任务表 1、公安系统提升改造项目。 |
推动智慧城市、智慧旅游、智慧交通、数字园区、工业互联网、5G高铁站等相关项目建设,着力传统产业与5G建设深度融合,统筹5G基站空间布局,发挥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带动作用。加快与铁塔公司、电信、移动、联通等运营商的对接,通过政府、运营商、项目单位共同协作,实现5G全覆盖。建设5G应用平台,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推进“5G+工业互联网”园区、智能工厂建设,促进智慧农业多元化新业态的快速发展。
专栏13:“十四五”新型基础设施重点项目建设任务表 1、产业园区智慧化建设项目; 2、园区闲置厂房盘活项目; 3、民用爆炸物品生产监控及物流系统5G+改造项目; 4、5G+工厂智能制造项目; 5、东北亚人参交易中心数字管理项目; 6、沈白客专新宾段5G高铁站建设项目; 7、第二人民医院智慧医院建设; 8、乡镇校园智慧化建设; 9、景区智慧化建设; 10、新宾镇智慧小区建设。 |
第十一章 增强创新驱动能力,推进创新新宾建设
实施人才外引内培,全力推进人才强县,加快形成规模稳定、富有创新精神、敢于承担风险的创新型人才体系。
筑牢党政人才基础。坚持“及时储备、精准培养、合理使用”原则,建立岗位留人、待遇留人、情感留人的有效机制,从政治引导、人文关怀和生活保障等方面着手,为其提供优良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同时,充分发挥县委党校教育培训作用,下大力气提升公职人员再教育水平,让党政人才在新宾扎根成长。
强化高层次人才引进。以工业园区为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大力开展“双招双引”工程,注重引进带项目、带资金和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高层次创业人才,探索制定重点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急需紧缺的高级人才、专门人才引进发展政策。建立健全柔性引才机制,支持企业继续建设重点工程实验室、企业研发中心、校企合作平台。积极参与省、市“高层次人才培养支持计划”“百千万人才工程”等人才评选,主动争取国家和省人才政策资金支持。加大市县人才政策宣传力度,优化营商环境,扶持企业做大做强,为高层次人才聚集搭建平台。
壮大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加强外引内育,推动人才提质增量。在“十四五”时期,通过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赴高校现场公开招聘急需紧缺工作人员等方式,引进各类专业技术人才650名以上;切实完善考核、奖惩和职称评聘机制,逐步建立健全竞争择优、能上能下的专业技术人才使用机制,构建良好用人生态环境,促进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年龄、性别、学历、专业等方面的结构趋于合理。
培育农村实用人才。坚持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发展目标和“两优先”原则,以人参、刺五加、细辛为重点,通过与科研院校开展合作委培、充分发挥职业教育中心培训优势,加快形成中药材种、产、销全链条专业技术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培养体系,为生态与现代农业、旅游产业和乡村振兴有机融合提供人才保障。深入实施新时代“三向培养”工程和“雁归巢”行动,着力形成村干部和乡村振兴实用人才培养长效机制。围绕全县旅游产业整体布局,为满绣、旗袍、根艺、剪纸、冰嬉、民俗等领域人才的实用技术传承搭建平台,助推旅游产业发展。
第二节 实施科技创新驱动行动
以创新驱动为引领,争创省级创新型县。全面深化科技改革,优化创新环境,强化科技带动,发展壮大科技型企业,到2025年,高新企业达到8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20家,各类研发中心达到5家。围绕新材料、生物制药、现代农业等产业,积极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解决制约经济发展的关键性问题,不断提升科技创新水平,到2025年,全县支柱产业主要工艺、技术达到国内中上水平,部分骨干企业技术装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加快人才培养和智力引进,开展农业技术服务,到2025年,引进科技特派专家团5个,农业专家20人,培育农民技术员50人。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鼓励更多社会资本参与创新工作,全县研究与试验开发经费(R&D)占地区生产总值2%以上。不断提高公民科学素质,建立健全科普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加强科普信息化建设,提升科普活动品牌,把科普工作作为支撑科学素质提升和创新驱动发展的有力抓手。到2025年,县域综合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基本形成具有县域特色的创新驱动发展新格局。
第十二章 提升社会治理水平,推进平安新宾建设
加强诚信政府建设,落实“四减”工作,增强政策时效性和公开性。集中清理整治变相审批行为,最大程度减少审批的自由裁量权,全面提高行政行为的透明度。加强法治政府建设,全面推进行政执法改革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加大行政执法监督力度,认真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重大行政处罚备案制度。加强行政复议规范化、信息化建设,努力推进行政复议体制改革,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加强服务型政府建设,进一步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基本满足全县人民的公共服务需要,通过“放管服”改革,不断激发和释放市场主体活力。加强廉洁政府建设,推进廉政风险防控,强化对公共资源交易领域的制度监管。加强财政预算和支出绩效管理。着力防范化解财政金融风险,深化“四风”网络监督,着力整治“庸、懒、散、奢”和“为官不为”等不良现象。
不断完善食品安全、药品药械安全、产品质量安全、特种设备安全、交通安全、网络安全监督管理系统建设。继续开展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工作,加大宣传和日常监管力度,加强重点领域、重点产品的整治力度;全面构建交通运输安全工作长效机制,以消除安全隐患为切入点,不断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和安全目标管理工作,保障道路交通运输安全。贯彻落实《网络安全法》《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加强属地网站和微博微信平台监管,健全网络舆情监控管理机制,强化网络意识形态责任制落实。
以推进大安全大应急大减灾建设为主线,进一步强化安全责任、隐患治理、执法监察、预测预警、防灾减灾、应急救援和基础保障体系建设。深化安全责任体系建设,进一步压实企业主体责任,持续推进重点行业和领域攻坚治理,强化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和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建立具有高度网络信息安全的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提供权威、畅通、有效的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渠道;完善综合监测预警机制,加强“三防”应急体系建设,建立健全灾害救助平台,增强自然灾害风险防治能力。健全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强化应急演练,推进应急救援队伍建设,不断增强应急实战能力,进一步减少一般事故,有效控制较大事故,坚决杜绝重特大事故。以辽宁智慧安监平台为依托,加快应急平台系统建设,加强信息发布和舆情引导。推进应急避难场所以及应急物资储备库项目建设,完善应急物资保障系统,完善应急物资管理制度。
站在维护政治安全、政权安全的高度,着眼国际形势的风云变幻和国内形势的深刻变革,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全面推进平安新宾建设的总体部署,紧盯“基层做强、基础做实”工作目标,以深入实施“改革强警、科技兴警”和公安大数据战略为动力,以建设任务和短板问题为导向,实施公安系统提升改造项目,推动全县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提升,为我县加快发展创造安全、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
第十三章 强化落实机制,保障实现规划目标
坚持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把监督贯穿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以党内监督为主导,不断完善权力监督制度和执纪执法体系,各种监督协调贯通,形成常态长效的监督合力。坚持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充分发挥党委领导核心作用,以科学化、规范化的机制为保障,强化常委会决策和监督作用。建立健全党委研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定期分析经济形势,研究重大方针政策工作机制,提高决策科学化水平。
在制定和实施“十四五”规划的过程中,要强化统筹协调,科学制定各项子规划,明确工作目标,确定时间步骤,建立保障机制,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提高项目建设水平。加强与总体规划及行业规划的衔接配合,形成目标方向一致、内容相互协调、措施互相支持的规划体系,并按规划确定的目标和重点,调控社会资源、配置公共资源,确保规划的有效实施和如期完成。
全县各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将规划确定的相关任务纳入本部门年度计划,分解落实主要目标和重点建设任务,完善动态实施机制,并及时将进展情况向县委县政府报告。在制定政策、开发利用资源、审批投资项目、安排财政支出时,不得违反规划的强制性和约束性规定。要建立重大项目责任制,对规划中确定的重大项目要明确落实进度,强化工作调度,由县政府分管领导牵头,相关部门和乡镇各负其责,确保重大项目的实施。
建立完善“十四五”规划的评估、监督和调整修订机制,加强规划实施的跟踪和动态调控,自觉接受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公众对规划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完善规划中期评估机制,根据发展实际,按程序对规划进行必要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