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旅游资讯 旅游业蓬勃发展助抚顺绿色崛起
来源:辽东网浏览:9001次'时间:2015年11月20日
旅游业是极具发展潜力的“朝阳产业”,是资源消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的“绿色产业”。今年,市旅游委继续大力实施“旅游名城”战略,经过不懈努力,初步实现旅游产业从“国民经济的边缘产业”向“牵动城市转型的战略性支柱产业”的转变、旅游产品从“单一观光型”向“休闲度假综合型”的转变、旅游市场从“客源地”向“目的地”的转变、旅游发展环境从“政策优惠”向“全面优化”的转变,探索出一条具有抚顺地方特色的旅游业发展道路。 “启运抚顺”知名度不断提升 年初以来,市旅游委不断创新宣传营销手段,积极推介抚顺旅游产品,使更多的国内外游客了解了抚顺、认知了抚顺,进而走进抚顺观光旅游、休闲度假。如我市与沈阳、哈尔滨、长春等17个东北城市、地区签署成立了东北旅游推广联盟;组织旅游企业参加了第十二届东亚(辽宁)国际旅游博览会、2015年中国旅游产业博览会、2015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等多个旅博会、旅游交易会;组织人员到省内外多个城市推介抚顺旅游产品;举办了“2015美丽中国行·走进抚顺”国家主流媒体大型采风活动、抚顺旅游风光全国摄影大赛等活动;通过中央电视台、辽宁电视台、《抚顺日报》、《抚顺晚报》等中央、省、市级媒体,人民网、新浪网等20多家网络媒体推介了抚顺旅游。
经过市旅游委的不懈努力,我市成功地融入了东北大旅游圈,加入了大庆、齐齐哈尔、黑河、大兴安岭、呼伦贝尔“5+1”旅游联盟,并与长白山、哈尔滨、呼伦贝尔形成一条最具东北特色的精品旅游线路。进一步做大做强了抚顺精品旅游线路,即清前史迹游、满族风情游、红色记忆游、自然生态游、工业文明游、祈福修身游、休闲娱乐游、都市观光游等。此外,我市还与铁路、航空部门密切合作,开通了青岛、南昌、合肥、山海关等地到抚顺的旅游专列;开通了台湾旅游包机来抚,打开了海外游的市场。这些措施,使得抚顺实现了由旅游客源地向旅游目的地转变的历史性跨越。 景点建设为抚顺旅游提档升级
发展旅游,意在增收、惠民。一年来,我市出台了一系列旅游惠民措施,使广大市民分享到了我市旅游业发展成果。从10月1日起,萨尔济风景名胜区正式向市民免费开放。为方便市民游玩,“十一”期间我市相关部门述在东洲区中心区加开了至“萨尔浒”的临时公交。仅“十一”期间,萨尔浒风景名胜区每天接待游客观3万余人。此外,“十一”期间,抚顺国营所属景区对65岁以上老人、残疾人、军人、学生等特殊群体免费开放;市民凭身份证购一张抚顺国营所属景区门票,可带一名外地人共同入园参观……在市旅游委的积极努力下,许多市民还成功申请了沈阳经济区居游·智能服务卡,享受到了持卡在指定景区游玩门票现金补贴的政策。 服务能力和市场影响力大幅增强 截至目前,全市已培育、建设主要景区点30多家,其中4A级景区5家、国家森林公园5家、国家级工业农业旅游示范点各1处、全国经典红色旅游景区3家;全市目前有星级饭店21家、商务酒店124家,友谊宾馆晋升五星级酒店,按五星级标准建设的浙商星星国际酒店、万达嘉华酒店均已开业;有旅行社63家,其中经营出境旅游业务旅行社5家。已经形成贯穿全市三县四区、连接所有重点景区近400公里旅游环线。 通过不断地培育和建设,我市还打造了一批极具市场影响力的品牌。形成了清前史迹、满族风情、生态休闲、工业文明、红色记忆、游乐体验六大旅游品牌,推出了到抚顺不得不去的十大旅游景区、不得不游的十大主题线路、不得不吃的十大特色美食、不得不带的十大旅游商品以及不得不赏的十大特色民俗,举办了抚顺满族风情国际旅游节、抚顺首届冰雪旅游节、新宾满族冬捕节等节事活动。为适应休闲旅游消费市场需求,我市还推出了“十大最美乡村、十大风情小镇、十大养生基地”。如今,抚顺已经形成了以“满族格格”为形象符号,以天蓝、地绿、皇族为文化内涵,以“FS”为元素的抚顺旅游标识;策划了“满族故里、启运之地,好山好水好空气”旅游宣传广告语,使抚顺旅游城市的形象日益清晰。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预计今年我市将实现旅游总收入476.2亿元,同比增长20%;接待游客人数4155.3万人次,同比增长11.8%。2016年,抚顺旅游业将充分利用全省唯一发展旅游产业试点市这一契机,紧紧围绕建设旅游名城的目标,坚持改革创新,在体制机制创新、政策引导、产业融合、市场开发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增加旅游产业发展内生动力,为全省旅游产业发展提供示范引领。 |